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祖國興廢,在此一戰(一)----坂上之雲給台灣的啟示

「坂上之雲」裏的三個主角。日本陸海軍的英才秋山好古、真之兄弟與俳歌中興之祖正岡子規
  司馬遼太郎,一位偉大的日本歷史小說家。他親身從軍經歷了二次大戰,生涯等身的作品不斷在探討的主題就是「何謂日本人,『日本』這個國家又是什麼」。而他所代表的「司馬史觀」雖然在日本毀譽參半,但是除了幕末、戰國期的歷史著作之外,他真正的生涯代表作,就是描寫明治時代日本對抗俄羅斯的「上之雲」。

  上之雲所代表的年代,正是帝國主義全盛的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在這段期間裏,日本從一個身處被列強瓜分邊緣的東洋小國,搖身一變成為被全世界注目的東方唯一列強。司馬史觀不斷強調的,就是這個時代的日本人充滿進取精神卻又實事求是,在堅實的現實主義和百折不撓的理想主義完美結合之下,日本這個新興島國,在危機四伏的帝國主義時代裏,衝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血路。



  當然,在明治時代的臥薪嘗膽之後,日本成為了新興的列強。後來的昭和對外擴張軍國時代,司馬遼太郎把它當成是日本忘記了明治的初衷,而得意忘形地自我膨脹、最後嘗到幾近瀕死的敗戰苦果。而昭和時代,正是司馬遼太郎身為大學生被徵召為陸軍下級幹部,轉戰於滿洲和日本本土間,幸而得以生存迎接敗戰之後,又得面對戰後一片荒原的慘淡青年年代。也就是說,司馬的人生精華期大部分,都被他口中「怎麼會愚蠢到這種地步」的軍部主導之大日本帝國壓得喘不過氣來。在戰後的閒晃思考期時,司馬作為一個日本人,開始思考「昭和的日本雖然不切實際而愚蠢,但日本人不可能一直都是這樣的。應該還有更理性、更讓人驕傲的日本人典型吧」這個問題。而上之雲所描寫的明治時代,可能就是司馬遼太郎生涯的問題所得出的答案之一。

        雖然過度評價明治,而又過分地看輕昭和,是「司馬史觀」最讓人質疑之處。不過明治時代的日本,以一個除了農業之外沒有主要產業的小國,打敗了世界最大陸軍國、也是歐洲主要列強之一的俄羅斯,卻是不爭的事實。

  同樣面對不斷對外擴張的大國列強,同樣是一個新興的狹小島國,同樣面臨不改革就得賠上國家命運的關鍵期,現在的台灣、明治前後的日本,似乎站在同一個歷史的轉捩點上。

  這部小說,在司馬遼太郎寫了台灣紀行、並與李登輝前總統對談「台灣人的悲哀」(原文標題為「場所的悲哀」),而在台灣聲名大噪之後,仍然不被台灣人所知。即使它是司馬遼太郎的代表作。

  其中可能的原因,就如同司馬遼太郎在生前峻拒上之雲改編成影像作品一樣。明治時代,是帝國主義全盛的時代,而以主角秋山兄弟所代表的日本奮鬥過程,其實也是在那個險惡的時代裏這個小國武裝自己的過程。在日本向上的旅途最後以日俄戰爭的勝利作為終結的過程中,發生了對朝鮮用兵、以及中華文化一直引以為恥的日清戰爭──也就是中華史觀裏所稱的甲午戰爭。一個小國的崛起,同時也是兩個古國、大國的墜落。驗證這個文明相互優劣的驗證手段,在當時就只有戰爭。司馬遼太郎擔心的,就是這部作品被過剩解釋為對戰爭和軍國主義的美化。對差點因為大東亞戰爭而命喪中國戰場的司馬而言,這是他最不想見到的事。

  一向被視為中華文化亞流的日本,在維新之後真槍實彈打敗了一樣從事「洋務運動」多年的中國。對許多中華文化圈裏的人,這是極端「傷害民族情感」的歷史。也因此在台灣,上之雲這部作品一直沒有獲得它應有的注目程度。

  司馬遼太郎會寫這部小說,就是為了找回那個充滿樂天主義,青年們永遠為了理想而把自己的命運和國運重疊,那個「公」與「私」完美融合,面對時代挑戰而富有光彩的新生國家精神。今天的台灣,新與舊的價值觀互相拉扯,時代的閉塞感充滿了整個國家。而我們也一樣,得面對一個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難纏對手之一的大國。或許這部小說裏的樂天主義和永遠朝向前方邁進、同時勇於檢討和自我整理的精神,可以給今天台灣的我們一點啟示。

  當然,司馬遼太郎這部小說,是以日本讀者為對象寫成的。所以裏面有許多日本人已經視為common sence的歷史或社會背景描述,對台灣讀者來說可能是艱深難懂的。而因為上述的理由,這部講述日本如何以一個東亞小國對抗大國俄羅斯的長篇大作,可能在台灣會被判斷是「沒有市場」而難以出版付梓的。但這部司馬遼太郎的生涯「渾身之作」,或許能在現在這個時期的台灣,給我們一點啟示。因為雖然已經不再是帝國主義的時代,但是現代台灣面臨的處境,或許也不會比十九世紀末時的日本輕鬆多少。重要的是,我們同樣面對一個對我們有敵意,也一樣因為長年的受虐歷史而充滿扭曲之膨脹侵略慾的大國。

        而在個人方面,這本書也一直是日本上班族上司推薦給後輩或是新入社員的前幾名著作之一。原因就在於這個長篇作品的主角秋山兄弟,在這本小說問世之前其實在日本史上並沒有太高的知名度。但是這對兄弟一個一手培養起日本騎兵,在滿洲決戰中擊退了號稱世界最強的哥薩克騎兵師團,另一個則一手組織海軍戰術,在日本海海戰中消滅了當時被認為不可能被擊敗的波羅的海艦隊。這兩個人雖然不是像維新元老般的為眾人所知,但是他們卻在明治日本這個國家組織裏,找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學並加以貫徹。最後雖然沒有達到一般人所說的功成名就,但卻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完成了偉大的志業。這種身為組織一分子、雖然可能不是代表人物或是領導階層,卻能在自己崗位上成就自己人生目標的哲學,就是日本上班族前輩最想教導給後輩的觀念。這絕非所謂的奴性思考,而是積極地把國家、團體、組織的成敗,視為是自己人生成敗的公私合一精神。而這種一直被強調的價值,應該也是日本至今仍然以一個小國而得以長年處於世界經濟主力之一的秘密吧。

   一個極小的國家,正準備迎接她的開化期──無論是明治的日本,或是今日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