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台南經驗(六)文化與行銷

  最近大概大家都想問亦竹說,新竹國民黨棄將張碧琴到賴清德總部踢館的事。蓋張乃小丑一枚,不值得花時間多談。對台灣、對台南來講,還有很多雖然沒有新聞時效、但卻更重要的事情要去思考。今天,我們來談談「文化」和「行銷」的關係。

  亦竹的朋友裏,商界的通常認為「文化」就是花錢的勾當,不足以成家立業的東西。而在文化界的,也常認為「行銷」是俗不可耐的東西,深怕文化一旦商業化,就成了被拿來消費、讓文化庸俗化的元凶。

 這些意見,都對,也都不對。在這裏,亦竹要舉出幾個例子。

   國外的話,日本的京都,可算是文化了吧?到這麼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古都觀光,可有人敢身無分文前往,或是打算不花半毛錢去參觀各大古蹟?國內的話,台南的小吃美食,可算是民俗文化的寶庫了吧?那麼前往台南旗哥牛肉湯享用了美味至極的清燙牛肉湯後,從懷中掏出一百元時,那麼這個行為模組,到底算是文化,還是商業行銷?

  亦竹一直強調,文化建設如果不能帶給人民實際的利益,那麼建設出來的光榮感,會是撐不久的「打腫臉充胖子」情結。而單純的行銷活動,如果沒有加上獨特性和文化深度,那才是庸俗不堪的市儈行為。雖然說以民俗學的角度來講,市儈到極致時,也會成為一種文化(笑)。

  會讓亦竹最近有這個體會的,是一位好朋友傳來的台南精品明細。裏面的東西,號稱是台南的特產精品。亦竹從來沒有對大台南的農產競爭力和品質有過 絲毫懷疑。不過在行銷包裝上,卻讓作為消費者的亦竹一點興趣都沒有。而從事通路業的朋友,則是以商業的眼光說「這樣的東西上通路是沒有利潤可言的」。

  亦竹嫌的,是文化行銷深度不夠。朋友嫌的,則是利潤不夠。但是其實講的是同一個問題,就是「附加價值不足」。在這裏,我們來看看國外的例子:

  有名的和菓子「聖護院八橋」的說明

聖護院八橋的商品介紹


  其實,八橋或是「生八橋」,還不就是糯米餅皮包紅豆的小點心。但是去過京都的人,卻大都人手一盒買回來作紀念品。而且,一小盒就要一千日幣,貴得很。憑什麼賣這麼貴?其實很簡單,就是文化深度故事性獨特性三點。至於日本人特有的原料嚴選和口味,其實並不是最絕對的。不然,台南農友對農產的堅持,哪會輸給日本人呢?

 文化深度,受過荷蘭、日本、漢族三種文化洗禮的台南,豈會沒有?只是雖然目前民間不斷的 努力,卻僅是個人性的單打獨鬥,並且受到剛才講的迷思的影響,幾乎很少人把文化和「賺錢」兩字合在一起。於是,總讓人有種文化就是花錢不討好的誤解。

台南處處是故事,處處是材料。只要我們願意,就可以找出台南的獨特性。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台南經驗(五)郭添財的文化政策

台南要有自己的文化獨特性,才有可能成為文化首都

    
    亦竹在大專院校裏任職了三年,雖然因為自己的不認真(笑),而讓自己的博士學位一直還停留在「博十」的階段。不過要攻擊或是笑我的人請注意,當時亦竹是因為家庭因素而放棄還有兩年的國費獎學金回來任職的,如果要嘲笑我,請先拿兩個國費獎學金,再拿個國外稍微可以看的博士學位再來靠北!
   言歸正傳,既然自己學的是文化人類學,那麼,當然要考察一下兩邊候選人的文化政策。很巧的,這次兩邊都說台南是「台灣的京都」。概念是很好,但是亦竹必須要吹毛求庇的說一句:
    京都之所以是京都,就是因為她獨一無二。所以,台南也必須是「台灣的台南」,必須獨一無二。

   很多人到了京都,會覺得許多的景點,受了很強的中華文化影響,這點沒人可以否認。但是,到了京都而感動的遊客們,沒人會覺得京都是中國古城的縮小版、甚至山寨版。不過,在台灣的特殊國家認同和文化霸權影響之下,許多人對台南的印象,卻和京都的情形大不相同。
  比方說,郭添財的文化政策是:
郭添財訪日時發表的文化政見

   除了和京都市長的鬼扯淡之外,不知道他口口聲聲的「打造文化觀光古都」,有什麼具體方案?不過,在另一個郭先生所發的新聞稿裏,我們大概可以看出他真正的想法:

郭添財的天才教育政策

   文中除了提到賴清德的教育政策「四平八穩」、但是就「無法顯示台南的特色」。不過看了看郭先生的內容,也是「一支唬爛畫得水水」,到底作不作得到,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郭先生之前服務的大專院校,是現在更名「台灣首府大學」,之前和小弟服務學校並列「稻德國真遠」五大後段班之一的名校。貴為副校長的郭先生,把自己的大學都搞成這樣子,還一副「林北教育博士」的嘴臉,要來攻擊別人?然後在文中一起贊聲的,都是郭先生在xx首府大學的過去好同事、好朋友們。果然,三人成虎,或許也可以寫成唬爛的唬。

  最重要的,台南將來是要成為獨一無二的「世界的台南」,還是要成為中國古城的山寨版?我想,在這部分,郭先生對他將來的願景,以政見提供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郭添財的「讀經小博士」政見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或者說台南,總是有一批人,好像覺得台南拿掉了中國的文化元素,就什麼都沒了。所以,在這個時代,還拼命抱著酸儒的老殭屍。中華文化,當然是歷史古都台南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為什麼要拿掉台灣民俗、荷蘭、日本的文化資產?還是政治向中國靠攏,連精神文化,都不作中國的單一奴才不高興?相較於郭先生的天才想法,賴清德的多元、重視鄉土文化政策,才是台南今後應走的王道。如果今天你去越南玩,結果滿城都是「偉大的法國文化遺產」,連越南一點點的在地文化都沒的話,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去法國,去一群黃種人的山寨城邦幹麼?

  這,就是教育博士對台南的理解。這,就是口口聲聲「正統台南人」對台南的期許。唉!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台南經驗(四) 亦竹flash中招記

    在「年少無知」的青春歲月裏,亦竹曾經自學過flash這套網路動畫製作的顯學軟體。可是,那是在日本當留學生的時候,距今已經六七年前的事了。還記得當時用的是「flash5」,用亦竹的筆電跑起來也算輕鬆自在。


    最近,在賴清德醫師的總部,看到印刷精美的政策白皮書,於是想到了可以用動畫的方式,讓裏面的照片和文字動起來,應該會更加的動人。所以,就認真的開始重新復習這套軟體,想不到,一樣是flash,現在已經從「5」變成「10」了。歲月不饒人啊。

   而且,畢竟好幾年沒碰了。本來亦竹對這套軟體就不是很在行,這下慘了,不是一下子用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就是作了七八個小時結果東西跑不出來作了白工,最慘的,還是轉換成影像檔的時候,電腦跑得快要中風,而自己也等個半死,結果,長度不到三分鐘的短片,竟然花了亦竹快六七十個小時的時間。


    還好,東西總算是完成了,就算不專業,也請看在亦竹的熱情上,多多包涵吧!


背景音樂:南方之星「你才是明星」 ”君こそスター”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台南經驗(三) 政治與表演藝術

    看到標題,很多人以為亦竹是在罵人說政客都在表演,尤其是現在居大位的○○九等人。這句話,一半對、也一半錯。

    網路突飛猛進,很多人一直強調,經由plurk、臉書等工具,讓政治人物更能讓一般大眾了解,也更讓不善表演、而專心作事的政治人物有了平反的空間。但是只要仔細想想,寫文章、尤其是短文,其實也需要相當的表達能力。而政治人物這麼多,真正會作事的人,如果沒有能夠吸引目光和注意的能力,又有誰知道你會作事呢?不過是眾多臉書帳號或是部落格其中一個不是?

作業中的一景,正在幫蘇貞昌剪片
       10月3號是賴清德醫師的總部成立大會,綠色的大人們全員到齊。接下來,就是要把晚會的內容剪輯出來,變成短片和CF拿到第四台播放。想不到要把一個人的演講剪出30秒的精華,也不是件簡單的事。在剪輯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每個政治人物講話都有各自的特質,而每個人,其實從他講的話裏,也可以知道他話底下有什麼樣的玄機和想法。


      陳唐山:還是學者氣息很重,講到忘記推薦賴清德了

      蘇煥智:你到底是在恐嚇還是助選?

      蘇貞昌:天生的演講者,草莽精神濃厚
   
      蔡英文:呃…演講有待加強

      蘇嘉全:演講不錯,但有一半都在捧場自己,沒辦法

      黃崑虎:由故事引導出來,由於不是政治人物,推薦最有力!

      謝長廷:腦筋明晰,煽動力也增強了,但是,還是沒有阿扁的動人力量



      講了這麼多,好像亦竹很會演講一樣。其實每個人物,都是亦竹學習的對象。而剪出來的成果,近日將會放上網路,效果真的不錯。和順伯辛苦的一晚,總算有了很棒的代價。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台南經驗(二)國際民俗藝術節觀察

正如部落格開頭所言,亦竹現在正在台南隨著選舉活動,學習開始真正的更了解大台南。畢竟,要不是選舉,就算人在台南已經兩三年了,很多地方,還是不會專程去的。這次,剛好是個對自己也很好的機會。




跟隨著賴清德醫師的行程,今天(10/09)回到了新營,來參加台南縣政府舉辦的南灜國際民俗藝術節活動。新營對亦竹是個很特別的地方。新營就在亦竹開始落腳台南的無米樂故鄉菁寮旁,也是台南縣首府,是溪北最大的都會區。也在這裏,亦竹認識了人生中值得尊敬的長輩陳唐山老縣長(雖然平常亦竹都稱呼他「秘書長」,但是新營人大多還是尊稱其為老縣長)。新營的黃記牛肉湯,也是亦竹心目中的台南美食之一。新營,算是亦竹認識台南友善又樸實的一個起點。

在沒有中央級資源的宣傳下,藝文活動這麼多人,很難得!


預定七點開始的活動,亦竹六點半多就到了現場。剛開始時,會場約有一兩千人左右。兩年一次,今天已經是第七次舉辦的民俗藝術節,這次的logo是以民俗藝陣中的涼傘為意象,也算是符合了台南的特色。活動開始後,賴清德醫師和縣長等到場,而亦竹也在好朋友葉處長的安排下,在保留席中坐了下來。由於一直忙於觀察,所以照片就得後日向同行的朋友調出來後再補齊了。
表演開始前的舞台



來參觀的目的,是觀摩人家是怎麼辦文化活動的。整體而言,這次的活動相當成功。但是為了精益求精,亦竹就大膽地檢討幾個問題出來。



① 整體規劃問題:會場外面有一排的民間攤位,也算是促進民間商機和活動本身的消費性。但是和活動本身的一體性規劃,似乎可以再加強。

② 國際化「為德不卒」:主持人雖然穿插英文,但是程度實在是有待加強。而一開始的「請勿使用閃光燈」和」「手機請關震動」的聲明,卻只有中文,連台語都沒有,實在可惜。

③ 空間標示的問題:很簡單,亦竹在賴醫師還沒到時,找不到廁所。



以上,是活動規劃的問題。這應該大部分都是公部門可以克服的。而針對表現本身規劃的問題是:

① 團體的選擇:當晚表演的團體有巴拿馬、印度、比利時、波蘭、泰國、日本、美國、義大利、墨西哥、斯洛伐克、新加坡和台灣。表演素質很高,但是新加坡團的表演,亦竹才疏學淺,怎麼看都是現代舞,不知道和民俗有什麼關係。而一開始的巴拿馬舞者出來走了一下,由好像是西班牙語系的工讀生口頭介紹之後就結束了,很乾。是否在表演團體的前後順序和內容安排,可以再加強?

② 表演規劃的專業性:第一,這次表演的團體,有美國和墨西哥兩團,都是踢踏舞的表演。但是舞台業者卻沒有考慮到此點,結果舞者賣力地跳得要死,卻完全聽不到舞鞋的聲音,遠看像一群人中猴般的抖個不停,浪費了一場極棒的演出。而最後台灣團的醒獅大鼓團精采表演後,竟是主持人出來囉哩八嗦講了一堆後「解散」,完全浪費掉之前累積的觀眾能量,是否可以有更好的結尾方式?枉費開幕時的合唱團加上京劇、扯鈴、花鼓陣、舞龍的表演,真的氣勢磅薄。
③ 真的、要慎選主持人。這次的主持人雖然是台南縣出身的電視主播,但是她的英語、台語、最後甚至連國語,都怪怪的!





從陳唐山老縣長時代就開辦的南灜藝術節,從這次的表演,可以看出台南人的堅持和台北人沒有的「國際觀」。而整個高水準的活動,更是讓亦竹感覺到蘇縣長和葉處長的用心良苦。只是,蘇縣長最後對賴醫師說,希望能沿用「南灜」這個名字,因為就像「東灜」指日本一樣,「南灜」其實指的就是台南、甚至整個台灣。對於續辦,學文化人類學的亦竹絕對贊成。但是蘇縣長的這席話,我卻要極力反對。第一,「東灜」是別人叫日本的,日本人絕對不會這樣叫自己。就好像西班牙人絕不叫自己「spain」,他們叫自己「伊斯巴尼亞」。第二,如果「東灜」是日本、「南灜」是台灣的話,那麼蘇縣長,這種思維的中心是哪裏?是「天朝上國」的「中華帝國」哩!



文化就是這麼微妙的東西,許多的用心良苦,可能就因為一句乍聽理所當然的話,而全盤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因為任何理由,而停下建構我們文化主體性的腳步。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台南經驗(一)社造團體之行

    今天,隨著賴清德市長(先「叫呼中」,我的習慣)到新營去參加台南縣社造協會的集會。會中許多好朋友都來了。包括無米樂的美雪姐、崑濱伯、新營的李退之、還有太子宮社區的理事長。今天也認識了許多好朋友,包括新大同社會營造中心的執行秘書洪福龍先生、台灣鯛達人李宗銘先生等。

    社區營造,一直是自己關心的話題。由於學的是文化人類學,亦竹也相信,台灣的未來,就在這一塊努力上。台南雖然過去這一塊作的不錯,但是仍然有無限進步的空間。而這方面的建設如果作起來,將會是台灣意識強化的最大武器。

    今天,某種程度上也是開了眼界。認識到台南ngo團體,自己還不認識的一面。也讓自己的文化政策構想,更深化了強度。「新大同社會營造中心」,在台南這麼久了,竟然不知道還有這個團體,也是自己的努力不夠了。

   明天繼續,我的新台南驚奇之旅。